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消失5年死而复生!国产新能源“鼻祖”想站着赚钱
消失5年死而复生!国产新能源“鼻祖”想站着赚钱2017年,知豆汽车的年销量更是高达4.23万辆,超越比亚迪,国内电车销量排名第二、新势力第一。
况且,小微型电动车一直都是知豆的主力车型,这种剑走偏锋的打法,背后操盘手正是知豆老板鲍文光。
摸爬滚打多年后,2012年,知豆D1正式上线,鲍文光对这款车的野心非常大:要和奔驰Smart齐名!
前几年,专注造车的知豆并没有及时获得国内的售车资质,所以第一批1000辆知豆D1只能全部销往欧洲。
没想到墙里开花墙外香,知豆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知豆也误打误撞地成了第一批“走出去”的新势力车企。
有了这层关系,2014年鲍文光引进了吉利、金沙等投资,也顺利解决了国内的售车资质,知豆D1这才在国内正式上市。
2017年,知豆的主力车型D2年销量突破2.8万辆,算上老车型,知豆总销量高达4.25万辆,超越了比亚迪等品牌,成为国内纯电车销量第二,估值一度高达80亿。
当年,国家为了扶持电车行业,推出了非常优惠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每一辆里程在100公里、时速100公里以上的车辆,都会获得相关补贴。
比如最早国家的补贴政策是“双80”,知豆的车型就是卡着标准生产的,后来国家补贴政策门槛升高,成为“双100”,知豆再次微调技术,卡线通过。
据称,一辆参考价格为15.88万元的知豆D2,但到用户手里只用花4.98万,国家补贴可高达6万左右。
当年有不少车企,专门生产粗制滥造、成本低廉的电动车,就为了申请国家补助“骗补”,一度遭到了央视的曝光。
据个别网友推算,知豆在2015~17年间售出约10万辆车,总共获得补贴可能高达6亿元,“知豆骗补6亿”的传闻开始发酵。
2018年,国家调整了补贴政策,将补贴门槛从“双100”调整至“双150”,后来又把续航门槛提升至250公里,补贴比例也在逐年下滑。
沉迷于自己定位和销量的知豆,发现自己的技术力已经远远赶不上政策的更新速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补贴新规拒之门外。
同时,补贴政策也在2020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失去政策支持的知豆,业绩出现了大滑坡,曾经年卖数十万辆的知豆D2,在19年只卖出去了几千台。
轮资金,在知豆复活后,三位主要投资人的持股占比中,吉利汽车独占鳌头,看来吉利是真的想拉小老弟一把。
五菱Mini EV在2020年之后大火,连续28个月问鼎纯电车销冠,同时还销往了东南亚、日本等国,在全球爆卖115万辆,业绩斐然。
此时,吉利想起了小老弟知豆,知豆既拥有完整的小微电动车生产线,还有多项专利,以及海外销售资质。
在知豆的重整计划中,也说明了自己的首要规划:继续专注A00级微型车,还要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原因很简单,做电摩托出身的爱玛压根造不好电车,爱玛520不仅电池使用的是落伍的铅酸电池,外观、内饰根本没有一个能打的。
在知豆的“复活宣言”中,可以得知知豆的战略其实非常清晰:走老路,继续干平价、便捷的小微电车。
不到3万、续航高达120公里的Mini EV短时间内称霸了全球电动车市场,顺便给上汽通用五菱贡献了三分之一的销量,以一车之力,炒红了“小微电车”这个领域。
大批车企这才如梦初醒,与其和问界、比亚迪、蔚小理卷大SUV,不如在“老头乐”上实现弯道超车。
一时间,老玩家奇瑞推出了“QQ冰淇淋”、长安推出了“Lumin糯米”;新势力如哪吒也推出了“哪吒V”、零跑推出了“零跑T03”...
五菱Mini EV经历了爆红,销量在2022年迎来了“断崖式下跌”,整个微型电车占电车总市场的比重,也从2021年的36%下降到了2022年的20%。
2017年上市的知豆D3,就被定义为“智能出行机器人”,搭载了ADAS系统,且有知豆自家的Can平台做支撑博业体育app,有自动导航、语音控制等功能。
从知豆复活的第一款新车“知豆彩虹”可以看出,知豆并没有继续沿着知豆D3“智能出行机器人”的路线再进一步,反而将重点放在了续航、内部空间、外观上。
五菱Mini EV已经在最新改款的车型中加入了控制APP、中控大屏,尽管操作略显粗糙,但也算是智能化的初步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