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博业体育自行车变速器等部件并没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为什么Shimano、SRAM 等品牌能够几乎垄断市场?

2024-04-09 06:40:4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博业体育自行车变速器等部件并没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为什么Shimano、SRAM 等品牌能够几乎垄断市场?因此我也在想自行车还是挺多人关注的,喜欢的人也蛮多的,为何市场却会那么小众化。而且相比于高铁和运十,自行车就是揉碎了也算不得什么技术,顶多涉及到材料学里面的3D铸造(这已经是shimano最核心技术之一了,至于外观设计这些都只是钱的问题)。所以我觉得问题关键点还是有钱的没时间,有时间的没钱。自行车运动细化里面各种种类所需需要的玩伴几乎就没有,100W的城市玩BMX加起来不到10个人(真心在玩的),FR的不到20人(装备太贵了),AM基本没有(本人居住的城市为样本)DH简直堪比大熊猫(装备超贵,玩家条件不充足,环境缺乏),此外XC和公路相对要多那么一点点。如果解决了玩家收入的问题,注重发展小学生自行车运动的开发。兴许我们还是有那么一丝机会看到一个6p的国产自行车零件品牌吧。

  喜欢单车,也做过几年shimano店中店的技师,目前从事金融类工作。对此问题只是有些不解,所以还是想说几句!因为单车市场非常小!重点非常小!非常小!

  虽然单车骑行的人很多,但是单车运动依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群体。前两年因为共享单车出行让已经快要死掉的几家单车企业起死回生,而因为共享单车的倒下导致这些企业又回到要倒下的日子。不知道题主是否喜欢骑单车,是否知道整个自行车市场有多大?在网上淘了下资料,没找到详细的,我只能通过上市企业大概能看出市场规模了。

  整个A股自行车相关上市企业总共只有三家-上海凤凰(这个大家应该还算熟悉)-中路股份(上海永久)-信隆健康(台资)

  然后我们在打开几家上市公司的年报,看看公司相关业务收入,首先是上海凤凰2018全年自行车生产及销售5.24亿 里面有多少是共享单车的订单,我真的不太确定。

  3家上市企业总共的销售额大概是13亿(销售额,不是利润,里面不仅有变速器,还有车架,立管,装配工艺等)。而相关上市公司的业务基本就占据整个国内一半以上的销售市场份额是没问题的。

  你可以想象么一个自行车行业在国内甚至不到25亿的市场博业体育,整体利润不到5亿,要分给上千个只有几十个工人的小厂及几个大厂。而中国已经算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国了,低端配件基本都是国内代工出口转内销这样。那么意味着整个世界也不会有超过100亿的市场,不足10亿利润的一个市场根本不会有什么吸引力的,至少对资本来说,这点钱就是搞笑的。

  假如有一天有一个单车爱好者说要投资十亿搞一个自行车零件品牌,我会极度佩服的,但是不会感谢他的。毕竟圆珠笔的笔芯那颗钢珠的事还记得么(投资十几亿解决了问题,终于自己能够造圆珠笔心的钢材了,每年却只有不到1000万的市场。。。而且导致整个世界产业链都没饭吃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除非有一天单车运动大行其道的时候,我相信别说shimano sram 就连rockshox fox 闪电 梅花 yeti等天花板品牌都会被秒成渣的。

  假如你研究出比XTR更牛气的变速套件,你准备卖多少呢?假如不含研发成本200成本一套,卖500咋样?这样市场会不会变成130亿呢?但是实际上市场只会萎缩到只剩下7亿 甚至更低,那么研发成本如何摊平呢?新的技术研发该如何开展呢?那XTR便宜一半,甚至稍微贵点呢?那也只是在这本就不大的市场咬下一口来,并没有做大消费市场蛋糕。

  相信我,中国真的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相对于内燃机 飞机发动机等高科技技术自行车技术确实非常简单。但是整个世界都根本没有自行车资本的土壤,也就没人愿意花钱精力等搞研究自行车零件技术。

  虽然自行车技术已经多年没碰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从09年到19年这10年间,自行车零件技术并没有太大进步,除了减减重,多加几片飞轮等,变速器本质还没有20多年前的自行车时代更有新意。毕竟很多年前就有自动变速器(公众号单车机械匠有介绍)和内变速花鼓(我见到过一台1953年产的单车,装配有内变速倒刹车一体的花鼓)。

  很多朋友以为欧美的运动自行车市场很大,实际上上市自行车企业里面大多自行车业务都是帮国外的自行车品牌OEM

  信隆健康是唯一一家在国内做运动自行车配件及相关产品的企业了,上图是信隆健康2019年上半年销售比例,表明目前收入60以上来自于海外。

  要知道世界工厂真的不止是说说而已,如果这个行业有很大市场,相关上市企业就不可能小猫两三只(参考纺织业),更不要提深中华A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在破产边缘,中路股份上海凤凰这两家企业如果没有共享单车这个风口,差不多也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仅靠国内市场是养不活这些企业的,况且国内自行车整车市场一直被捷安特和美利达占据,而就这两家龙头在国内是否有5个亿的终端销售额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搜索